News Center
0510-83382130
酶在飼料中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飼料中消化養分的比例,提高飼料的利用率。
動物飼料主要分為谷物類及粕類,植物細胞壁的存在影響了養分的消化吸收。豬、禽等自然分泌的酶無法分解細胞壁,所以只有在飼料中補加相應的酶才能將其降解。玉米、大麥等谷類以及麥麩、餅粕等農副產品,經添加纖維素酶類、半纖維素酶和果膠酶,在幾組酶的協同作用下才能破壞植物的細胞壁,使其變得松軟,促使細胞壁及其細胞內容物在動物胃腸中消化吸收,從而提高飼料利用率。
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,農作物秸稈資源十分豐富,作物秸稈中約有65%~80%的干物質能夠向動物提供能量,而目前用作飼料的不足10%,絕大部分農作物秸稈仍直接還田或作為燃料使用,既造成資源浪費,又污染環境。
除了牛等少數草食家畜能消化秸稈中的纖維素之外,其他家畜都不能利用這部分能量,而且由于纖維素的存在,反而會影響其他營養物質的消化,從而降低飼料營養價值。纖維素酶是分解纖維素的一類酶的總稱,其主要作用是降解畜禽消化道內NSP,降低腸道內容物黏性,促進營養物質吸收,減少禽畜下痢,從而促進畜禽生長和提高飼料利用率。農物秸稈中含有較多的NSP,主要包括阿拉伯木聚糖、葡聚糖、半乳糖、果膠、纖維素等。因單胃動物不能分解NSP,從而使其成為一種抗營養因子。酶制劑可消除飼糧中的抗營養因子,提高飼料利用率,節約飼料資源。